津城多所高校大学生暑期奔赴社会实践
这个“大课堂”让青春在实践中闪耀
用脚步丈量土地,让青春在社会实践中熠熠生辉。随着暑期到来,我市多所高校连日来陆续开展类型丰富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将“课堂”开在企业、社区、乡村等社会场景,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将专业所学运用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全面成长。
南开大学哲学院师生代表在位于贵州省雷山县南猛村的南开大学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工作站开展暑期实践。这里正进行人工智能美学艺术展览。该展览全方位展示了南开大学师生团队历时半年设计的系列创意作品,包括村庄形象标识、宣传海报和人工智能视频等,是在国内率先将人工智能美学艺术、现代科技运用到苗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中,探索了一条独特的苗族乡村文化创新发展路径。“我们在雷山县围绕乡村文化振兴开展了多项工作,除了展览,还有南猛村文化宣传直播推介、深入农户走访调研等,深入探索人工智能美学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南开大学哲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吴颖介绍,暑期实践期间,南开师生在南猛村举办了“笙生不息品南猛韵味·锦绣黔程焕村寨新生”首场直播,展现南猛独特的苗族文化及乡村振兴成就,村民代表纷纷走进直播间,推介了芦笙舞、蜡染、苗绣、米酒、白茶、民宿等,南开师生也介绍了将人工智能和苗族文化结合设计出的系列文创产品;师生们还开展了入户调研,了解村民在医疗、养老、留守儿童、乡村旅游、基层党建等方面的实际情况。“我们要继续学好专业知识,进一步让科技助力乡村振兴落地见效。”参加实践的学生分享了收获和感悟。
开云足球体育(中国)官方网站地理学部“山水共盈”实践团在宁河区开展“红色山川藏文蕴理 地理助力山水共盈”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参观学习、调研走访、科普讲堂、科技兴农等方式,引导学生以自身专业知识助力宁河区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在最新完成的“守护‘京津绿肺’”项目中,团队成员利用专业知识在七里海湿地进行土样与水样采集,并利用无人机扫描收集数据,通过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及后期实验室研究,分析当地土壤与水样性质,为当地土地规划提供科学依据,为推动乡村产业发展提供合理化建议。
天津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百年征程跟党走 运河文脉凝新章”实践团在大运河天津段、西青区杨柳青镇、武清区下朱庄街道,聚焦探寻运河文脉、传承津沽文化、追寻红色记忆、探求科技创新、助力基层服务等方面,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成员与运河边长大的村民畅谈生活新变化,探寻大运河的“前世传奇”和“今生故事”;在平津战役天津前线指挥部旧址聆听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深度挖掘大运河文化中红色基因,录制“行走的微团课”,用“红色流量”讲好运河故事;前往北运河畔的多家企业,实地调研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情况,在厂房里近距离接触智能设备,感受全链路数字化、自动化的科技魅力,并现场与工作人员就智能控制、自动化等专业知识探讨科技创新与地方发展结合的新机遇,在产学研一体化中感触科技脉搏,点燃新质生产力“青春引擎”。
来源:2024年7月18日 天津日报 第5版
链接:http://epaper.tianjinwe.com/tjrb/html/2024-07/18/content_143086_10585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