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门呈雅韵 晚报蕴深情
——访津派文化研究代表人物谭汝为教授
谭汝为教授与小读者合影。
谭汝为教授在图书大厦签售津版著述。
开栏语
《今晚报40年·40人》
四十年光阴斗转,四十年日新月异。诞生于1984年7月1日的《今晚报》,今天迎来了自己的四十岁生日。
四十年岁月有声,《今晚报》自创刊之日起便深深地扎根在广大群众身边。历经40年的沉淀,《今晚报》的读者组成了无比强大的“朋友圈”,这些来自各行各业的读者,拥有不同的梦想、经历和命运。正是这些普通人的故事映照了时代的脉动和精神气象,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进。
从今天起,本报推出《今晚报40年·40人》专栏,撷取这四十年间陪伴《今晚报》一路成长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故事,与广大读者一道重温四十载激情岁月、经典瞬间。
作为《今晚报》的忠实读者,您对谭汝为这个名字一定不陌生。自上世纪80年代起,谭汝为教授便在《今晚报》副刊上发表文章,并开设了多个专栏。他或深入辨析词义用法,或讲述天津方言和地名文化,早已成为众多读者心中的老朋友。
谭汝为是开云足球体育(中国)官方网站国际教育交流学院教授,在语言学、方言学、修辞学、语文教育、古代文学、民俗学、地域文化、文化地理等方面皆有建树,著作等身。像谭汝为这样象牙塔里的学者,既能做精深的学术研究,又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语言文化的普及工作,而且能为广大读者所熟知,并不多见。
在《今晚报》创刊40周年之际,本报记者专访谭汝为教授,听他讲述与《今晚报》的不解之缘。
从学术专著到大众科普
读书、教书、写书,贯穿了谭汝为教授的大半生。翻开他学术著作目录,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谭汝为教授出版各类著述38部,时间跨度长达三十年,发表各类学术论文超过200篇,至于在各种报刊上刊载的语言文化千字文更是不计其数。在进入新世纪之后,特别是在2006年退休之后,谭汝为教授的学术成果更呈井喷之势。
时至今日,年近八旬的谭汝为仍然是《今晚报》副刊高产作者之一,正在“副刊·读吧”连载的《称谓古今谭》系列就是他的新著,深入浅出地讲述“小称呼”里蕴含的“大学问”。
“称谓看似简单,但在生活中,因使用不当,闹的笑话多不可数。在央视访谈节目里,著名主持人将嘉宾去世不久的父亲称为‘家父’;影视剧中,孝庄太后自称谥号‘我孝庄’……这都是缺乏称谓知识闹出的笑话。”提起这个话题,谭汝为不禁摇头道,“这样的错误出现在大众传播媒介上,如果不及时纠正,就可能对广大受众造成误导。作为语言文化学者,利用《今晚报》等大众媒体进行汉语言文化基础知识的普及,既是学者的职责,更是以学术服务社会的一种方式。”
从事语言文化研究四十余年,谭汝为如今仍然保持早上5时起床,开始阅读写作,每天至少伏案工作8小时,已形成规律。在学术圈,像谭汝为教授这样龙虫并雕的学者并不多见。他既有《词语修辞与文化》《民俗文化语汇通论》《汉语修辞学指要》《诗歌修辞句法与鉴赏》等在学界颇有影响力的学术专著,也能在大众传媒上以短小精悍的学术小品,用聊语言、谈文化的方式与读者亲切交流。
在与人交往中,谭汝为没架子,爱开玩笑,但时不时其“先生范儿”就会冒出来。在聊到兴起时,谭汝为问记者:“拿生活中最常见的‘吐’字来说,它可以读三声,也可以读四声,它的发音到底遵循什么规律呢?”这下可把记者问住了。谭汝为继续道:“你看,描述一种语言现象并不难,难的是要总结规律,揭示它的内在逻辑,让读者有所遵循,这就是语言学家的工作了。”老百姓发音多是跟着感觉走的,“吐痰”“一吐为快”的“吐”读三声,“呕吐”“吐血”的“吐”读四声。谭汝为的答案是:究竟应该读几声?要看“吐”这个动作行为的主体,是否可控?比如人吐痰、蚕吐丝都是自身可控的,就读三声;当“吐”这一行为是病态的生理反应,属于非自主的行为,那就得读四声了,比如“吐血”“呕吐”“上吐下泻”等。如此简洁明了的解答,令人醍醐灌顶、豁然开朗。
深耕天津方言与文化研究
以往,地方民间掌故、民俗事项等文化现象,被学界视为茶余饭后的谈资,似乎难登大雅之堂。但谭汝为非但不受这种偏见的影响,反而研究得越发深入。
谭汝为祖籍广东新会,但其生于天津、长于天津。正是对津沽文化怀有深厚的乡梓之情,使他孜孜不倦地深入市井田园采风调研,沉浸于志书史籍爬罗剔抉,逐渐自成体系,推出厚实的学术成果。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国人对天津方言存有一种刻板的偏见。谭汝为指出:“在一些影视作品中,操天津方言的角色往往被描绘为反派人物,或是装傻充愣的搞笑角色。”因此,在十几年前,他撰写了一篇文章,题为《天津人撑起北京人艺的一片蓝天》。在这篇文章中,他提到:北京人艺的四大台柱——院长兼编剧曹禺、总导演焦菊隐、著名导演梅阡、著名演员于是之——都是天津人,都是文化名人,也都擅长说地道的天津话。“天津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商埠文化和海洋文化相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交相辉映,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相互交融。在这种多元包容的文化背景下,天津方言形成了其简洁明快、生动活泼、幽默诙谐的特点,表现力极强。这正是天津话‘哏儿’的根源。”谭汝为对天津方言的深入系统研究,以及对这种方言所表现出的自豪感,是深植于他内心的。
对天津方言进行深入系统研究,首推著名社会历史学家李世瑜先生。上世纪80年代初期,他提出“天津方言岛”的理论,并深入安徽对天津方言做了初步的寻根调查。晚年仍不忘谆谆嘱托晚辈学者对天津的母方言进一步深入寻根调研,并编写一部《天津方言词典》。
2010年和2011年,受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委托,谭汝为教授组建“天津方言寻根调查组”,并先后两次带队深入安徽北部十余座城市,进行田野调查,最终确定了天津母方言所在地——皖北方言区的四界范围,并出版专著《天津方言研究与调查》。2011年8月,《今晚报》派遣记者团跟随调查组前往皖北进行专题采访,推出了“探源天津方言岛系列报道”共15篇。这些报道生动翔实,进一步证实了调研成果,在读者中引发了强烈反响。这一系列报道作为附录,也被收录在《天津方言研究与调查》中。
2014年,谭汝为教授历时4年潜心编纂,经12位天津籍学者认真审改,先后5次修订的《天津方言词典》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这部词典不仅广泛收录天津方言词语6000多条,60多万字。除词条、注音、释义、例句、辨析等部分外,附录中还收入了“天津民俗文化词语”“天津方言亲属称谓一览表”“天津方音与普通话发音系列对照表”等。词典出版后接连荣获四项大奖,后又很快推出了语音版,将文字与语音结合,为天津留下珍贵的“方言化石”。
无论在天津方言和城市文化的研究中取得多少重要成果,谭汝为教授都不忘历数老一辈学者的奖掖以及对自身学术研究产生的重要影响:“来新夏先生‘晚年变法’的学术转向,对我颇有启发;李世瑜先生田野考察的理论和方法,对我大有助益;张仲先生的民俗研究促使我深入基层。”这些学者也经常在《今晚报》副刊发表文章,谭汝为说:“天津城市文化的研究必须‘接地气’。就是在志书史料中挖掘,在民间学者中汲取,在前贤基础上升华,在田野调查中检验,唯此才能取得开拓性的成果。而于我个人而言,这样的研究更让我感到充实和惬意。”
与《今晚报》的不解之缘
外地人来到天津,往往会惊讶地发现许多出租车司机都熟知谭汝为教授的大名。在当下,一位老学者能够享有如此之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是相当罕见的。这种现象与谭汝为教授几十年来与天津传统媒体的深度合作密不可分。
“自1984年创刊,我就开始订《今晚报》,到现在四十年了,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老读者’。看着《今晚报》从新生到跻身全国晚报‘四大名旦’,又成为‘世界报业发行百强’之一,作为天津人、作为《今晚报》的作者,我更是与有荣焉。”谭汝为教授表示。
40年的缘分,谭汝为与《今晚报》有关的趣事数不胜数。有一次,谭汝为教授在天津图书馆举办天津城市文化讲座,活动结束后,有几位读者捧着自制的剪报挤到谭汝为面前,请他签名。“还记得有读者上来就说:可看见‘活的’谭老师了。”谭汝为笑着回忆,“但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把我在《今晚报》发表的文章分门别类都做了整理,有好几大本,还都编好了目录,制作了精美的封面,真是太用心了。我在各种活动上总能遇到制作剪报的读者,不少人告诉我,自己订《今晚报》,而且不止订一份。当时我很纳闷,结果人家告诉我,这面剪下了您的文章,而背面罗澍伟先生的文章不就剪坏了吗,只订一份哪够呀!”
谭汝为感慨道,知识普及的渠道和方式林林总总,语言学如此,城市文化、社会科普更是如此,这是“条条大路通罗马”,而绝非“自古华山一条路”。多年来,谭汝为在《今晚报》等纸媒上发表的许多文章都已结集出版,如《天津地名文化》《天津话里话天津》《人名春秋》《称谓古今谭》等专著,都深受读者的喜爱。
作为《今晚报》的老读者、老作者、老朋友,谭汝为深情地说:“《今晚报》是我发表文章最多的一份报纸,这不仅因为它是我家乡的市民报,更因为它与广大读者建立了亲密的朋友关系,办得接地气、得民心,从不居高临下的呆板说教;办报风气正、题材广、风格多元;《今晚报》副刊多年来培育了实力雄厚的作者群和老少咸宜的读者群——这恰好与我的学术理念相契合。天津城市文化有很多可深入挖掘的素材,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我会一直写下去,而与《今晚报》的缘分也是绵延不绝的。”
来源:2024年7月1日 今晚报 第5版
链接:http://jinwanbaoepaper.enorth.com.cn/jwb/html/2024-07/01/content_87648_9888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