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媒体看师大
  

民主与法制周刊 | 全面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 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发布时间:2023-10-10

编者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作出了一系列新决策新部署。

2023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这是指引新时代中国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纲领性文件,在新中国法学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8月11-13日,教育部高等学校法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2023年年会“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论坛在西安交通大学召开,来自全国各地法学院校、法治实务部门5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本期与读者一同分享法学院校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全面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构建中国特色法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推进法学教育体系和法学院校改革所取得的显著成效,共同展望我国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2023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中明确指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确保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承担着为法治中国建设培养高素质法治人才、提供科学理论支撑的光荣使命,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全面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持续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近年来,广大法学院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用习近平法治思想全方位占领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阵地,围绕“全面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这一重大政治任务,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2023年8月12日,在西安交通大学举办的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2023年年会“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论坛上,来自全国的上百所法学院校分享了各自的体会和感受。

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2023年年会现场 作者供图

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三进”是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在这次会议上,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会长张文显指出,习近平法治思想以其鲜明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规律、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规律、人类社会法治文明发展规律,阐明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21世纪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根本遵循,也是法学教育和法学研究的科学指南。推动法学教育发展和法学理论研究,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西北政法大学教务处处长李大勇介绍了该校的做法:一是出台相关制度,确保习近平法治思想“三进”工作有序推进落实落细。2021年制定《西北政法大学教材管理实施办法》,2022年发布《西北政法大学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方案》《西北政法大学关于深入实施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工作方案》,2023年发布《西北政法大学“十四五”本科教材建设规划》,为该校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三进”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二是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组建一流的教学团队,丰富教学资源。2021年起,西北政法大学在全国率先成立习近平法治思想教研室,面向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了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系列讲座14讲,引导学生从指导思想到价值目标、从理论到实践等多个层面领悟习近平法治思想。2021年秋季,该课程正式纳入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作为法学专业的必修课和其他专业的通识选修主干课,两个学分36课时。2021年5月,学校印发西北政法大学“十四五”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在规划当中明确提出加强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等课程建设。在法学专业建设和国家级、省级、校级一流课程建设当中,加强习近平法治思想的融入。2021年,该校课程思政中心获评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示范中心,《中国法律史》课程获批陕西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教学团队;2023年,该校《犯罪学》《行政法学》《综合英语》《民事诉讼法学》等4门课程获批陕西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教学团队。“习近平法治思想进教材、进课程、进头脑工作研究”立项为2022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专项。

西北政法大学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课程教学 受访者供图

三是校院合力推广使用“马工程”重点教材。该校严格按照新时代党和国家关于教材工作的指示精神以及教育部、陕西省教育厅的要求,大力推动“马工程”教材的建设和使用。每学期教材委员会根据最新版“马工程”教材清单,逐一核对各学院提交的教材选用申请表,确保“马工程”教材应用尽用。目前,该校使用“马工程”重点教材59种,其中法学类18种、管理类19种、经济类12种、新闻类6种、思政类4种、涉及24个专业88门课程,覆盖近900个班次。“马工程”重点教材对应课程使用率和覆盖率均达到百分之百。同时,加大对教材政策制度的落实与教材规划实施的宣传力度,及时总结宣传各学院的经验成果。四是多渠道开展师资培训,提升教师运用习近平法治思想开展教学工作的意识和能力。2021年,西北政法大学组织全体法学专业教师参加习近平法治思想大讲堂系列讲座活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进一步明确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指导地位,组织全体教师参加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举办的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培训,重点聚焦提升广大教师“三进”方法和思路,多次邀请校外专家开展相关讲座。2022年以来,举行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工作坊20期,引导教师强化“三进”的工作意识,掌握方法,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挖掘提炼课程当中有关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教育元素,实现知识传递和价值引领,从而全面提升该校习近平法治思想教学质量和育人效果。五是以教学比赛为抓手,提升教师“三进”动力,向学生传递正能量。在校院两级课程思政教学比赛和课堂教学创新大赛当中,将“三进”的效果作为重要的指标体系进行要求,教师根据课程的特点进行深度挖掘,取得了丰富的成果。组织多届校院两级课程思政教学比赛和课堂教学创新大赛,共产生校级课程思政教学标兵11名、课程思政教学骨干14名、课程思政教学能手25名,完成12门课程思政建设任务,推出14个课程思政典型案例,2022年认定22门课程为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及教学团队。学校教师在省级以上课堂教学创新大赛获得奖励16项,其中2022年获国家级课堂创新大赛二等奖一项、省级一等奖一项、优秀奖三项。2023年,学校教师取得国家级课堂创新大赛三等奖一项、陕西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两项。

增强习近平法治思想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教学手段也不断创新发展。那么在全面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三进”工作中,除了传统教学手段,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是否也可以大有作为呢?2022年,由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作为牵头单位的“法学专业虚拟教研室”获得教育部批准。该虚拟教研室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深化习近平法治思想学理化阐释、学术化表达、体系化建构,深入研究习近平法治思想针对中国法治实践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新命题、新思想、新范畴,从中凝聚新观点、提炼新理论、总结指导思想、挖掘基础理论、揭示核心内容、梳理科学方法,形成习近平法治思想理论框架及其教学体系。教研室多位成员参与“马工程”重点教材《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编写,联合全国各成员法学院校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相关的专业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学科体系等方面开展共同探索,实现线上线下经验共享、资源共享,发挥引领示范作用。该虚拟教研室积极探索利用数字智能科技赋能法学教学研究,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实践的最新经验和生动案例,通过虚拟仿真和在线教育等技术手段,带进各法学院校课堂教学中,打造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与教学的网络共享平台。法学专业虚拟教研室成立以来,推动法学教育界形成习近平法治思想教学共同体,大力加强习近平法治思想海外传播,提升了中国法学话语体系的世界影响力。“深度结合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实践特征,邀请全国人大、司法、政府实务部门的资深专家讲座,并将课程录制编辑成短视频课件,让学生直观了解到司法实务界正在发生的、正在做的事情。同时,也将其作为虚拟教研室的一个公共数据,供教研室中全国各高校成员共同使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张龑介绍道。

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部门法学教育研究全过程习近平法治思想是法学教育和法治人才培养的根本遵循,对于部门法学教学研究发挥着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要想真正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基本精神和实践要求讲全、讲深、讲透,需要在各个部门法学领域教学当中来体现。只有在各个部门法学领域教学当中讲好习近平法治思想,才能确立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统领的中国法学的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才能建构中国自主的法学知识体系。对于习近平法治思想对部门法学教学研究的指导作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王旭谈到,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部门法学的根本立场、根本原理和知识体系的来源,是部门法学研究的“总论”。从传统来看,我国各个部门法学缺乏统一的知识秩序,缺乏融贯的价值秩序,法理学研究没有实现这个供给功能。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部门法学真正的总论,为在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基础上形成统一的法秩序价值、原理、概念、范畴及解释提供了基本思想谱系。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部门法学守正创新的出发点。“十一个坚持”孕育了大量中国法治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论断,需要对传统以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手段为标准的部门法概念进行新的审视,由此会催生新的研究领域和研究重点。习近平法治思想是检验部门法学是否具有理论解释力和引领力的总依据。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对中国法治实践规律的提炼、总结与升华,是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个基本环节成熟定型与发展完善的底层逻辑和标准,部门法学对法治基本环节的研究和论证,必须在这个逻辑和标准厘定的范围内才能获得科学性和有效性。作为法治中国建设的新引擎,习近平法治思想博大精深,不但是对传统法学问题的提炼和总结,更是对于进入新时代以来大量新的法律问题给予的高屋建瓴的引领。那么,应该如何将习近平法治思想更好地融入部门法学教育研究全过程中呢?开云足球体育(中国)官方网站法学院院长郝磊从商法学教学角度,谈了他对这个问题的思考。融入商法教学目标。一方面,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引导学生系统全面地掌握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商法制度,深刻认识我国市场经济制度必须充分反映中国国情,同中国具体实践、中华优秀文化有机结合;另一方面,又要提升学生的商法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塑造其健全法律人格、良好道德情操、综合职业素养。唯有德法兼修、理论实践并重才能适应市场经济对法治人才的要求。引领商法教学理念。商法教学应坚持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不断强化课程思政建设;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将知识传授与道德修为融为一体;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商法本身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具有更强的实践性、应用性,必须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到教学过程中。融入商法教学内容。融入商法教学内容是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商法教学的关键与重点。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进课堂,其着力点就是要围绕商法的基础理论、商事法律制度寻找商法与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契合点。不仅要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商法基础理论,引导学生准确把握商法的时代特色、中国特色、实践特色,自觉运用我国的商法学理论分析处理解决中国实践中的法律问题,而且要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商主体和商行为等制度,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商法各部门法的具体制度,找准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相关制度的契合点和路径,形成教学要点和课程指南。融入商法教学方法。商法教学应坚持系统观念,注重体系化方法应用,彰显商法本身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要注重实证分析与案例分析方法的应用,引导学生关注动态发展中的商法,在生动案例中知法明理;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引导学生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在比较借鉴中拓视野、获真知。融入商法教学考核。其一,在考核的过程中要融入思政考核。课程思政建设要求课程考查学生法律知识掌握程度的同时,还要考查其思想政治素养,在考核中可以设计一些体现理想信念、家国情怀、价值观念等思政元素的开放性试题。其二,采取更加灵活、科学的考核方式,可依托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注重自主学习与形成性考核,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提升知识学习、能力提高和价值认同的综合效果;可增加法理分析、法条分析、案例分析等题型,更多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思辨能力和应用水平。

讲好统领法学课程体系的“第一课”习近平法治思想是一个内涵丰富、论述深刻、逻辑严密、系统完备的科学理论体系,包含法治的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理论、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观点。如何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课程讲授好,使学生确立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以及对这门课程重大意义的认知,真正实现学有所悟、学有所思、学有所得,已经成为摆在法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紧迫课题。对此,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郭晔分享了她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努力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的一些体会。她从七个维度讲述了她的授课思路,即以“学理化阐释”打通话语和原理、以“案例教学法”沟通理论和实践、以“故事性演绎”畅通本源和流变、以“两个结合”贯通历史和现实、以“对话式教学”联通知识和思维、以“多元化资源”融通理性和感性、以“意义型诠释”读通字义和意蕴。郭晔表示,通过这七个方面的教学实践,让同学们从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懵懂认识逐渐树立起理论思维,从对中国法治实践的完全陌生逐渐有了切身的体悟,从对法律人的迷茫和幻想逐渐转变为对法律职业的信仰和责任感,切实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院长陈柏峰认为,习近平法治思想在法学教育中具有统领地位,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本专业在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当中的作用,理解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根本保障等方面。通过习近平法治思想课程,可以把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起来,帮助他们想清楚我国法治建设的基本战略,讲清楚背后的原理。“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要增强历史纵深,结合党史来讲。同时,要结合当前的法治实践来讲。对实践的了解越深,与实践结合的越紧,授课的效果就越好。有很多老师在授课过程中,有意识地结合一些当下正在发生的尤其是一些社会上的法治热点事件、热点问题,用习近平法治思想中蕴含的理论观点和深刻道理来帮助指导学生思考,从而增进学生对整个当代中国法治的信心。”陈柏峰说。西安交通大学法学院党总支书记王保民从“准、专、活、新、特”五个角度分享了他对于习近平法治思想课程的授课思考。他认为,习近平法治思想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在法治领域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实践创新,对它的理解和讲述一定要忠于原文原意,一定要讲准;要讲出学理性、学术性,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要讲出感染力,讲出活力,结合大量的社会热点问题、社会热点事件以及社会热点案例、重点典型的案例;要关注和研究习近平法治思想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新论断、新概念,把习近平法治思想最新的研究成果吸收到讲课中去;要坚持中国立场,关注中国问题,坚定文化自信,特别注重用中国人的视角、关注中国人的问题,在讲授的过程中注意培养国际视野、中国情怀。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mp0xlcVRVGTe2WHMpueIBw


关闭

快速链接
 
地址: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3号 邮政编码:300387      
津ICP备09008453号-1|津教备0385号
津公网安备 12011102000560号|事业单位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