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落幕的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中,我校生命科学学院植物抗逆与环境修复技术创新团队获得主体赛全国一等奖,该团队一直致力于环境修复技术开发和利用,为打造绿水青山贡献智慧和力量。
团队于2019年成立,由8名本科生组成,从大一开始,他们就怀揣着对植物治理水体污染研究的热忱,携手向同一个目标进发。
发表具有国内外影响力学术论文10篇,累计影响因子34.5,申请或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件,主持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4项,获得省部级和国家级创新创业奖项7项。学术成果被国际专家评价“为多巴胺在水生系统中对镉的植物修复提供了新视角”,这些成绩的背后是这支团队师生1460个日夜的辛苦和不易。
石以砥焉,化钝为利。从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连续两年获得省赛三等奖到“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市级金奖和银奖双丰收,再到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一等奖,团队一路披荆斩棘,不断修正实验方案,如今,相关浮萍吸附水体氮磷研究已在天津市宝坻区进行了初步尝试,具有潜在应用价值。同时,该项目也吸引了国内知名研究团队的关注,后期将开展更加广泛的合作。
万事开头难,只要肯登攀
镉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和国际卫生组织公布的对人体危害最大的重金属之一,一经排放到自然界,很难进行回收,对人体以及生态环境都会造成严重的威胁。
生物修复是治理水体污染的有效手段,研发和利用植物修复材料是生物修复技术的核心和关键。
相关研究发现,繁殖快、分布广、适应强、易打捞的水生植物浮萍对水体中的镉金属污染有吸附能力,前景巨大。
但镉会对修复植物产生极大的危害,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浮萍在镉污染的水体中会断根以及黄化,这样会极大影响它的修复能力。
“有没有一种技术,能够提高浮萍镉抗性与镉积累呢?”为了解决这个疑惑,团队第一时间向孙金生研究员和杨琳等指导教师请教,并查阅相关文献。《Science》杂志上的一篇论文引起了团队的关注,文章中提到,谷氨酸作为动物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神经递质,在植物抵抗机械损伤中也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神经递质信号是否在镉胁迫中具有作用?”
顺着这个线索,团队挑灯夜战,反复思考,创建了“谷氨酸探针浮萍”,利用探针示踪转基因技术、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流式细胞仪等技术,研究并勾勒了浮萍响应镉胁迫的信号通路,为镉污染修复奠定了技术参考。
知之非难,行之不易。团队历时两年,突破了植物遗传转化技术,创建了浮萍的高效再生和遗传转化体系。最终研发出了一系列镉抗性提高、镉富集能力提升至130%的浮萍。中国科学院情报中心查新结果表明,该研究内容除委托方参与人发表文献外,在国内外公开文献中未见相同报道。团队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上也具有原创性和领先性。
由此,团队收到了国内外多场学术会议的交流邀请。谈及正在从事的科研工作,团队成员们脸上有笑、眼里有光。
团队的力量,就是制胜秘诀
“是一条有坎坷、有欢喜、有辛苦、有努力、有意义的奋斗之路。”说起这次“挑战杯”比赛,团队中的一位成员感慨道。
探究实验时间紧迫,寒来暑往,团队成员每天早出晚归,有时候吃饭也不能按时按点,一顿简餐后又忙碌起来。但现在回忆起来,队员们都觉得那时的饭菜特别香,提起更多的不是疲惫,也是大家在微信群分享师大夜色照片的美好以及赶在关楼门前回宿舍的趣事。
2023年的春节,直到大年二十九,大家也一刻没有松懈,在家中分析数据、修改论文。在年味儿正浓的大年初三,团队又开工了。每当遇到困难,师生们就一起“隔空开会”,这些场景至今还历历在目。
在备赛环节,团队成员间默契配合、自信满满,整理材料、制作PPT、准备演讲、优化方案、复盘推敲,队员们在沟通中纠错,在交流中打磨。项目展示环节需要在短短的几分钟时间内把项目讲清楚,对选手的语言能力和应变能力要求极高,大家就在赛前不断进行模拟路演的练习。思维碰撞间,项目得到提升,师生间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永不止步,共赴美好
从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双创竞赛到产学研融合育人,学校上上下下高度重视,全方位为推进学生创新能力培育提供了一片沃土。团队比赛期间,时间紧、任务重,是校团委老师为大家打扫场地,进行布展工作。“当时看到母校的老师在身边,一下子就觉得特别有动力!”队员们说道。生命科学学院注重青年教师培育,从作品设计、实验思路筹划到备赛环节准备,为团队进行了详细辅导和打磨,通过开放性实验、本科生导师制度、专题辅导等多个方面为学生们成长成才助力。
他们是这样一个团队,传承的不只是一项实验技能,更是一种不言放弃、拼尽全力的态度。绽放的科研精神因这种传承而蓬勃向上、生生不息。谈及未来,团队成员纷纷表示,要珍惜当下,认真对待每一件事,带着虚心学习的态度,不断磨炼自己,始终牢记天津师大“勤奋严谨,自树树人”校训,奋力书写大有作为的青春华章。
文字:张立新
照片由受访者提供,蔡秀珍、李章怡参与素材归整工作
编辑:张立新